Placeholder image
First slide
Second slide
Second slide
Previous Next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党政领导班子分工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 师德师风
  •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教师队伍 质量工程 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专业认证
  • 研究生教育
    专业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 研究生培养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文心院刊 推普活动
  • 校友风采
  • 平台基地
    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基地 媒体艺术智能融创实验室
  • 下载专区

就业创业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文心院刊
推普活动
推普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就业创业 推普活动

内蒙古民族大学“斡”助家乡实践团队前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2021年9月8日至10日,内蒙古民族大学“斡”助家乡实践团队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韩诺敏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开展为期三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共有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12名同学参加。

9月8日,实践团来到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第一民族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在这些愉快轻松的活动中,了解幼儿园小朋友们整体的普通话情况。幼儿园中绝大部分的孩子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平时在幼儿园都会讲普通话。实践团还了解到,幼儿园老师会和小朋友们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在幼儿园里说普通话、讲普通话是非常普遍的。实践团希望孩子们能提高动手能力,便为他们带去了精美的卡纸和折纸作为礼物,孩子们非常开心,与实践团相处得十分融洽。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实验小学,在教务处刘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开展推普活动。成员们利用PPT演讲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相关内容。还通过小竞赛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普通话摸底排查、辨析错别字、和大家一起完绕口令游戏。通过队员们的普通话辅导,增强了学生们的普通话意识,让普通话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学生们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语言基础。“斡”助家乡实践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这所小学毕业的,因此成员们倍感亲切,和老师们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慰问以及对学校有关普通话推广工作进行了解的同时,也送去了教师节的祝福。

9月9日,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分别去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和库如奇乡进行了普通话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并对脱贫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在阿尔拉镇中心校政教主任孟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进行了普通话宣讲,和同学们分享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成员们讲普通话的亲身经历,同时宣传了“七一”重要讲话内容,对有关党史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实践团还带去了红色经典故事书,希望能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下午,实践团走访阿尔拉、库如奇的村民并进行入户调查,在成员们的耐心指导下村民们填写了有关普通话内容的调查问卷。在对脱贫户的专门走访中,向他们了解家庭成员、普通话水平、以及脱贫前后的变化等,呼吁他们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库如奇乡的脱贫户孙先生说:“现在我们农民越过越富了,现在除了种地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补贴也多,谢谢国家对我们偏远地区的帮助。”实践团成员对阿尔拉村党支部对第一书记吴斌进行了采访,吴书记告诉实践团成员,阿尔拉村百姓的整体普通话水平在逐步提升,如今全村脱贫致富,村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加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在普通话推广这条路上会越走越扎实。

9月1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采访到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教育局局长孟秀岩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郭臣。孟秀岩局长表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各民族人民的责任,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的振兴,更需要文化的振兴,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和全体成员们认真开展有关政策和知识的宣讲,把推普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作为建设新时代的参与者,推广普通话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当地学生以及村民们今后的生产生活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基础。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锻炼了能力,开拓了视野,并在整体调研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与新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为“推普乡村振兴”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石榴籽实践团”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

【转载】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校内邮箱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  邮编: 028000

书记信箱:wangjinshuang@imun.edu.cn  |  院长信箱:haoqingyun@imun.edu.cn  |  办公室邮箱:wenchuan@imun.edu.cn  |  办公室电话:0475-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