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First slide
Second slide
Second slide
Previous Next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党政领导班子分工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 师德师风
  •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教师队伍 质量工程 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专业认证
  • 研究生教育
    专业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 研究生培养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文心院刊 推普活动
  • 校友风采
  • 平台基地
    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基地 媒体艺术智能融创实验室
  • 下载专区

教师队伍
古代文学教研室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文艺学教研室
语言学教研室
语文教育教研室
对外汉语教研室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新闻实务教研室
新闻史教研室
新闻理论教研室
实验管理中心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师队伍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刘永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刘永,男,1981年生,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一、基本经历

2001年9月—2005年7月考入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7年6月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7年7月至今,任教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研究方向及主讲课程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主讲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研究、诗歌写作、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专题研究等。

三、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从<诗经>里醒来的美学刺猬——张蜀恒“诗歌评书”的声音诗学考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内蒙古诗人曾烟的诗歌意象略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3.《当代诗歌写作的伦理困境与超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4.《卡在喉咙里的金戒指——略论黄碧云小说的暴力美学特点》,《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5.《术语森林、流派眼光和裂变式发展——非非主义诗歌流派的显性结构特征研究》,《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6.《当代诗歌精神重建的神性维度》,《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7.《商业空间的诗学化——旅馆主义写作的技术冒险》,《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8.《红柯小说的神性诉求与叙事姿态》,《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9.《前非非主义诗歌流派的诗学理论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10.《“五四”启蒙运动中神性话语的缺失》,《作家》,2013年第16期。

11.《文艺批评家的自我批评不可或缺》,《文艺报》,2013年05月24日。

12.《电影<金氏漂流记>中的“边界意识”》,《电影文学》,2014年第1期。

13.《论“第三代诗歌”的语言学转向与主体间性的关联》,《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14.《内蒙古诗歌的话语焦虑与自我建构》,《前沿》,2018年第4期。

   (二)出版著作

    1.《中国现当代文学简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副主编。

2.《中国现当代文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编。

四、科研项目

1.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以来内蒙古汉语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1026,基金4万元。批准时间:2014年7月3日。

2.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NJSY13180,基金1万元。批准时间:2013年2月27日。

3.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等学校诚信考试及其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MDYB2013082,基金1000元。批准时间:2013年。


上一篇:

李明军

下一篇:

徐颖涛

校内邮箱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  邮编: 028000

书记信箱:wangjinshuang@imun.edu.cn  |  院长信箱:haoqingyun@imun.edu.cn  |  办公室邮箱:wenchuan@imun.edu.cn  |  办公室电话:0475-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