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小组参加通辽四中未来教师暨实习教师培训第四期活动。本次培训由通辽四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何风波主讲,黄薇主任主持,我院实习带队教师卢金明及9名实习生共同参加。
培训现场
何风波以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六以解读”为核心,深入剖析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六个依据。“六以”是指以课标为准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现代化教学为辅助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形成健康人格为宗旨。
培训现场
首先,何风波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语文课标为依据,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从过程与方法层面关注“怎么学”,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关注“为什么学”。何风波以自己在2007年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后旗查日苏镇的讲课经历为例,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重要性,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培训现场
其次,何风波提出“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是教师课堂教学依据的三个重点。”以教材为蓝本,忠实于教材,更要尊重现实,坚持教材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爱国、理性、科学、务实的原则,是何风波对教师正确运用教材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一视同仁是何风波教育学生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同时把握好“讲、学、习”的尺度,切忌教师一人堂,是何风波对于正确课堂教学的观点。何老师以《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课堂教学为例,强调“习”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明确分工的重要性。
培训现场
最后,何风波提到了数字教学这一理念。何风波认为,课件泛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心眼疲劳是当代课堂通病,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要以数字教学为“辅助手段”,不可过分依赖数字教学。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培训结束后,小组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更多的新想法、新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同学们将会时刻铭记课堂教学的关键,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