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First slide
Second slide
Second slide
Previous Next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党政领导班子分工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 师德师风
  •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教师队伍 质量工程 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专业认证
  • 研究生教育
    专业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 研究生培养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文心院刊 推普活动
  • 校友风采
  • 平台基地
    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基地 媒体艺术智能融创实验室
  • 下载专区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教科动态
民族政策
学术讲座
教科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教科动态

我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中国文化概论“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暨我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2.0”行动计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推进高校间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学期再度携手,先后于3月27日、4月3日,依托智慧树平台技术支撑,同步开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活动。这是两校自2023年启动“慕课西行”合作以来第三年的同步课堂实践。我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主讲教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2024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二班参加了活动,线上同步观摩课程的还有我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中的包括江苏师范大学在内的其他高校教师。

1..png

周和军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曾与我院师生先后开展两次同步课堂,分别以“中国古代汉字”和“中国古代精美器物”为主题进行讲授。课堂延续两校“数字技术+文化共享”的合作模式,依托智慧树平台的实时交互功能,突破地理限制实现异地教学。作为主讲教师,周和军通过直播形式向两地学生系统讲解了汉字演变与古代器物发展的文化脉络,特别结合民族高校生源特点,重点分析了北方民族文字与汉字、北方民族器物与中原精美器物的交融历史,深刻阐释了汉字与器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这种数字技术赋能的跨地域文化互动,有效深化了汉字与精美器物作为中华文明纽带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2.活动现场.png

活动现场

周和军的讲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保持了学术性与思政性的深度融合,又通过妙趣横生的课堂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两次同步课堂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器物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教师群体提供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范式,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方面。

3.活动现场.png

活动现场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终积极响应“慕课西行”号召,致力于打破地域壁垒,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拓展学生学习眼界和提升学习能力。本学期的两次同步活动已是学院借助智慧树平台、虚拟教研室建设平台持续开展同步课堂的第三年,三年来的活动实践已初具成效,并逐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东西联动、资源共享、学科互鉴”人才培养特色,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探索新思路和新模式。

上一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圆满完成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下一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教学工作质量考核暨课程过程性考核专项检查工作

校内邮箱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  邮编: 028000

书记信箱:wangjinshuang@imun.edu.cn  |  院长信箱:haoqingyun@imun.edu.cn  |  办公室邮箱:wenchuan@imun.edu.cn  |  办公室电话:0475-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