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First slide
Second slide
Second slide
Previous Next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党政领导班子分工
  • 党建工作
    党建引领 师德师风
  •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教师队伍 质量工程 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专业认证
  • 研究生教育
    专业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 研究生培养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文心院刊 推普活动
  • 校友风采
  • 平台基地
    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基地 媒体艺术智能融创实验室
  • 下载专区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教科动态
民族政策
学术讲座
学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我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天)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7月7日,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团继续推进探访黄河“几字湾”,报道“三北情”主题调研,先后走访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国营新华林场及河套非遗小镇。

上午,实践团首站抵达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该中心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黄河流域水量数据,构建“监测—分析—调度”一体化管理系统,为水资源精准调控提供科学支撑。成员们观摩数据监控大屏,了解水量监测技术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关键作用。

1.活动过程.jpg

活动过程

随后,实践团前往国营新华林场。在这片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成员们察看林木生长状况,与护林员深入交流。老护林员讲述数十年坚守荒漠、植树造林的历程,他们用脚步丈量沙丘,以汗水浇灌幼苗,在极端环境中筑起绿色长城。护林员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切感受“三北精神”中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内涵。

活动过程

下午,实践团走进河套非遗小镇。这座以“活态传承”为理念的小镇,集中展示着古彩戏法、面塑等珍贵非遗项目。成员们通过采访中国古彩戏法传承人刘浩哲,从中了解到这项非遗文化当下正面临着传承人断层、大众关注度不足的现实困境。

合影

实践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在科技治河、生态护林与文化传承调研中,见证黄河流域治理创新实践,触摸“三北精神”时代温度,为讲好“几字湾”生态与文化故事凝聚青年视角与专业思考。

上一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乡音融‘普’,兴践芳华”暑期实践团开展志愿推普活动

下一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

校内邮箱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  邮编: 028000

书记信箱:wangjinshuang@imun.edu.cn  |  院长信箱:haoqingyun@imun.edu.cn  |  办公室邮箱:wenchuan@imun.edu.cn  |  办公室电话:0475-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