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学院52名师生组建实践团赴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多地开展“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华魂”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抵达哈民史前考古遗址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近距离观摩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墓葬和陶器等珍贵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深刻感受科尔沁草原早期文明的深厚底蕴,理解这片土地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渊源。
活动现场
随后,实践团前往孝庄园,在孝庄文皇后生平展区,成员们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讲解员的生动解读,深入了解科尔沁蒙古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历程,认识到用普通话讲述本土文化故事,才能让草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在孝庄园附近的浩日彦艾勒嘎查,实践团展开入户推普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走进村户调研发现,浩日彦艾勒嘎查是一个蒙古族人口占比较高的典型聚居村落,许多年长居民日常交流仍以蒙古语为主,普通话使用机会有限,且发音受母语影响显著。针对这一情况,团队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开展实用型普通话教学与推广,在村头巷尾、村民家中、商铺周边,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针对性进行发音矫正,并发放推普宣传手册100余份,有效提升了村民使用普通话的信心与能力。
现场合影
此次推普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院师生在走访中深化了对地方历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更通过走进乡村、贴近群众,切实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语言文化动力。